首页

伺候夫妻主的贱狗

时间:2025-05-26 02:19:11 作者:我国地热能开发潜力巨大 地热供暖成本或将逐步降低 浏览量:56178

  中新网北京10月15日电(张钰惠)今日起,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公务员考试报名正式开启。

  本次国考共计划招录3.97万人,较上年度有所增加。其中,设置2.67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有2.75万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招录政策继续向基层一线和高校毕业生倾斜。

  2023年11月26日,山西省太原市,考生步入考场。当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举行。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10月15日起报名

  12月1日举行笔试

  今日起,2025年国考开启为期10天的报名。

  据国家公务员局消息,考生可于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

  招录机关于2024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6日18:00期间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确认报考者是否具有报考资格。报考者可登录专题网站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2024年11月1日0:00至11月6日24:00登录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

  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2月1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城市同时举行。12月1日上午 9:00—11:00 进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考试,12月1日下午14:00—17:00进行申论科目考试。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11月30日下午14:00—16:00。

  北京第十二中学校本部考点外,考生在入场前复习。当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举行。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拟招3.97万人

  继续向基层一线、应届生倾斜

  本次国考中,招录政策继续向基层一线和高校毕业生倾斜。

  国家公务员局消息显示,本次国考共计划招录3.97万人,较上年度有所增加。其中,近七成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还有近七成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部署要求,设置2.67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有2.75万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实际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的学历、专业、工作年限和经历等报考条件进行适当调整,进一步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

  另外,设置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积极投身国防事业。

  2023年11月26日,山西省太原市,考生步入考场。当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开考。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行测增设政治理论部分

  坚持分级分类考试

  中新网注意到,本次国考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增设“政治理论”部分,重点测查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全面了解考生的德、能、勤、绩、廉,重点了解政治素质、道德品行、遵纪守法等方面情况。

  国家公务员局强调,突出政治标准这个首要标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全过程各方面,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不予录用。

  此外,精准科学推进分类分级考试。公共科目笔试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考试内容根据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级机关特点分别设置,对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理论思维、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对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贯彻执行、基层工作等方面能力,对行政执法类职位突出测评依法办事、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力。

  面试方式和内容由招录机关根据招考职位的性质、特点等研究确定,注重体现履职要求。

  部分招录机关对考生的专业能力进行测查评价,有13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48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完)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近平两会时刻丨再提“调查研究”

当地时间7月21日,美国总统、民主党人拜登在政治和舆论压力下宣布放弃竞选连任,并“背书”哈里斯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目前已正式锁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百余名台湾信众参访福建南安 共话清水祖师信仰

为积极响应实施“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工程”和“新时代上海统一战线研究工程”,在邹韬奋逝世80周年之际,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上海韬奋纪念馆在邹韬奋新闻出版之路启航之地举办“韬奋与中华职业教育社”主题展,旨在弘扬韬奋精神和以韬奋为代表的中华职教社先贤们的爱国报国情怀,通过讲好统战故事、汲取统战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凝心聚力,贡献统一战线智慧和职教社力量。本次主题展纳入2024年上海“红色文化季”与“统战文化周”重点演绎活动。

北京人艺京味儿年代大戏《永定门里》登台

农机隆隆驶过,圆滚滚的马铃薯从土里“跳”出。白银市景泰县万亩马铃薯基地迎来丰收。采收、分拣、装袋,平均每天有600多吨马铃薯从这里运出。

包道格:美中之间文化交流潜力巨大

在接下来的10年里,家长带着茹茹到数家省市级医院就诊,但都因风险太大,无法手术。父母憧憬有朝一日医学进步,孩子有再次手术的机会。本月,他们带着孩子再次来到上海市儿童医院。

华侨大学师生欢乐游园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3月30日起,南方地区多降雨过程,部分地区将有强对流天气。其中,3月30-31日,江南中南部、华南中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4月1-3日,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北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4-6日,华南中北部、江南及贵州东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

相关资讯
广州海事国庆假期保障近377万吨重点物资安全运输

李万:基础研究转化周期缩短,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科研范式的变革。AI4Science正助力众多学科领域实现高通量筛选和发现。二是科技创新模式的升级。从一维的研发-转化线性模式、二维的应用牵引的“巴斯德象限”,正进入到三维的愿景共创的生态化模式,创新链上的产学研用主体都可能成为知识创造的重要来源。三是科学革命先兆的浮现。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大停滞”,世界上累积了大量存量知识,跨域知识和技术的碰撞与组合,不断创造出新知识、新技术,并经由基于应用场景创新的社会实验迅速导入产业之中。为此,加强基础研究,不能简单地认为增加投入就必然带来产出。一是要从科学的本质上认识增强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从伽利略所处的时代以降,科学主要不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规律,而是通过理想化的思维实验,揭示出内在规律,然后再逐步推演至现实之中。因此,要将国际科技竞争的关键,根植于民族的想象力之上。加强基础研究,首要加强全民族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二是要从全球的视野上激发形成基础研究的前沿选题。基础研究的知识成果具有全人类的普适性,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激励和支持科研人员从关切人类未来、促进世界发展等视角进行前瞻性选题,破除狭隘的民族自利思想。三是要从开放的环境中集聚培育基础研究的一流人才。加强促进一流人才做出一流成果的一流科研生态环境。唯有强化科学思维,增进世界眼光,集聚一流人才,才能真正加强基础研究。

热门资讯